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超短线大法 > 第14章 牛市结不结束?就看这些指标

第14章 牛市结不结束?就看这些指标(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6、保证金余额、净融资余额.

这是判断牛市是否进入最后一波的关键性数据。这轮牛市,场外集团资金才是真正的主力,他们抄起了牛市的底,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券商股和中字头股票的炒作运动,他们让许多平平常常的大型制造业股票演化成中国神股。前有场外集团资金,后有中国大妈,其余的都只能被夹在中间。因此,当大盘不断上涨,保证金余额却连续数周原地踏步,甚至逐步减少,那就是牛市即将见顶的信号,也是我们准备做最后撤离的时候。

分析人士表示,提高准备金率、加息,收紧银根,这些就是股市见顶的征兆,因为钱才是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

4、房地产的投资增加,房价猛涨

管清友分析,本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因素其中重要一个就是房地产下滑背景下的居民资产重配。连续的降息降准和信贷政策调整虽对地产有提振,但效果并不明显,一季度销售还在大幅下滑,中期内的库存压力和长期内的人口压力很难靠短期政策扭转,房地产作为一种高收益无风险资产的赚钱效应已经消失。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国内吸收货币的两大海绵,一是房地产,一是股市,两者关系此消彼长。中国股市、楼市呈现明显的“跷跷板”现象。

相关资料也显示,随着房地产投资属性弱化,包括开发商、游资在内的各路资金酝酿进入股市。据业内人士测算,撤离楼市的资金规模至少达到千亿元,这些增量资金将对股市有明显影响。

5、国家权威媒体警示股市泡沫时,我们就要警惕了

中国股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股市,炒股一定要听党的话。简单说,股民必须善于倾听管理层的话,了解管理层的真实意图,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股市的趋势,这也是“股民要听党的话”的真实涵义。

回望历史,2005年,A股股改箭在弦上,不少人忧心忡忡。在股指跌穿千点、最低至998点时,2005年7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白话股权分置改革》支持股改,股市随后再次探底确认未创新低后,牛市开启。

2007年,A股继续向前冲。4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发问《中国股市还能涨多高?》,指出一季度新增开户股民就超过500万户,这些新手根本没有做好亏钱的准备,买入卖出完全是人云亦云,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当日上证综合指数收涨0.43%,报3611.87点,但随后仅经历了两个交易日的整理即掉头向上,直至4335.96点。5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再度发表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文章《央行连出重拳能否抑制经济过热?》,指出“股市投机气氛重新显现,投资热情高涨,正是我国投资过热的表现之一。”该文当时并未引起股市较大震荡,仍持续上涨,直至“5·30”出现。当天因印花税上调,数百只股票齐刷刷跌停价。

新华社和《新闻联播》也是投资者揣摩政策导向的重要工具。炒股不跟《新闻联播》,便是神仙也枉然,在不少资深人士眼里,《新闻联播》已成A股的“投资研报”,而且不少时候相当靠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