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骑 > 第一六五章 万里西域尽华族

第一六五章 万里西域尽华族(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经过此事之后,他与张迈的关系便拉近了,有一些话便敢开口,过白山戍后,尚未到黄河边的路上,范质寻个时机道:“元帅安排套南三十万众前往轮台,想必不止是让他们到那里就食之意。”

张迈道:“开疆拓土之后,第二步就得移民实边。汉武帝开西域之后,马上着手办这件事情。当时虽然搞得民怨沸腾,但我华夏能够拥有西域上千年,虽然几次发生动乱却仍然能够重新占据天山南北,却都是这移民实边的功劳。我记得古书上有一句话说,有民斯有土,有土斯有财!如果开疆拓土之后却不能移民过去,那这疆土便都是假的。就算一时得利也不会长久。只有一边移民实边,一边化胡为汉,两手同时进行,往后西方的疆土才得稳固。轮台之战后使天山北麓比以前更加空旷,我这次西征,又从各地调了不少下层百姓去了河中,使陇右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迫切需要移民去填补这些人口上的空缺。此外印度那边,也还需要移一批汉民过去,不然就算郭汴能够征服整个印度,过几十年他的子孙也要变成婆罗门的。”

范质道:“因此三十万众戍轮台,并非暂时之举。”

张迈道:“中原百姓,安土重迁,等闲不肯离开家乡的,如果就跟他们说要他们去天山北麓久住,只怕三十万人没走到伊州就逃了一大半了。所以这次我实际上是有些哄他们去的。其实天山北麓水土丰美,真的不比河东差,他们在那里开枝散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范质道:“此非哄骗也,此乃圣王之仁。”

不料范质却真有过人之能,就文书行政能力来说还在郑渭之上,对于那堆积如山的公文,他只扫了一眼,就能记住大概,心中一转,已能将各类事件分门别类,双手同时用笔,撮繁为简,将那如山公文简化为一百几十条简洁的问题,张迈虽然带领大军,但实际指挥事务都有郭威主持,时间缝隙甚多,从凉州到白山戍的三四日时间里,范质每每伺机而问,再加上两万晚上张迈特地拿出三个时辰来,竟然就将那堆政务军务族务教务处理得差不多了!

郑渭在凉州接到回复后大吃一惊,张迈对范质的能力也大为信服,连连称许魏仁浦所荐得人,不顾众人议论,当即要将范质超迁提拔,但范质虽然早有归依天策之心,真正加入这才不到一个月,这时张迈要委任的官职竟然大到与张毅比肩,连鲁嘉陵都道:“范文素虽可信任,但提升得太快,只怕引来众人不服。”

张迈道:“我们一切都在草创阶段,任人不必论资排辈。范文素既可信任又有能力,为什么不让他上位?周文王在渭水之滨提拔姜子牙,也没听说让他从低到高一步步干起来。”

范质见张迈这样信任自己心中自是感激极深,这时却顿首道:“承蒙元帅天恩,范质虽九死不能报其万一,但我大唐法度渐立,不可为臣一人而乱天下之制,而开后来者逾分之望。”

张迈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原来用你只是试用,但现在看来你绝对有能力胜任,因此便有一些更加机密的事情要与你商量,若没个正式的官衔,只是一个‘随军文书’,反而更加容易招人话柄。再说你本来就是进士出身,我正要重整九州江山,并没将河西以外的中原各镇视为外人,你在李从珂麾下的资历,我也承认。”

张迈哈哈大笑,道:“你们读儒家书的,就是会说话,马小春也经常讨好我,说话却总是显得粗陋上不得台面。”

范质正色道:“臣非奉承,乃据实而言,若元帅的旨意是祸害百姓,那臣纵然沥血帐前也要谏阻的。”

范质道:“虽然如此,亦不宜太速。”

张迈沉吟片刻,问道:“我大唐旧制,可有未定秩品,却供执政作机密咨询的官位?”

范质想了一下道:“有翰林学士一职,乃供至尊起草急诏、参谋密计之用。虽无秩品,却甚见亲重!”

张迈大喜道:“翰林学士,这个好!你是进士,做这个正合适!那便建翰林院,以你和魏仁浦为掌院学士,这个官职的设建,你拟个章程,然后交给后方纠评台批复吧。”

范质这才不再推辞,磕头谢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