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陆海巨宦 > 之三十七章 市舶(求月票)

之三十七章 市舶(求月票)(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时徐阶向朱载垕说明,自然没说你老爸如何如何的胡闹,更没说因为他这政策搞得东南民不聊生,只是说:“陛下出于对当时局势的考虑,暂时关闭了闽浙两省的市舶司。”轻飘飘一句话就带过了。

李本等人一听,心里就都知道徐阶也是赞成开海的了!否则不会是这等语气!

又听徐阶问诸大臣:“李哲的提议,诸位以为如何?”

若是眼下还是嘉靖当朝,诸大臣考虑到皇帝的好恶,多半不敢开口,但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了!朱载垕虽还没登基,但那也是迟早的事情了!国事又都由徐阶处理,众大臣自唯他马首是瞻!

这句话算是挑明了:我们让你干,你就去干,要钱没有,要权就给你!

李彦直抬头看看朱载垕,小监国正满脸期待地看着自己,再看看李本、丁汝夔等老上司,这些老家伙虽然也觉得徐阶太为难人,却也都有些希望李彦直能再次创造奇迹!李彦直沉默了一下,似乎在盘算着什么,终于跪下了道:“既蒙监国如此信任,恩相如此看重,李哲焉敢再辞?何况为国家效力,亦是人臣之本分!”

朱载垕的眼睛亮了起来:“李侍郎有办法?”

“臣尽力而为!”李彦直顿了一顿,又说:“不过得请朝廷开个方便之门。”

“说!”徐阶的声音里充满了决断的魄力。

“如今天下初定,人心未安!岂可妄加赋税饷银?”徐阶的话让朱载垕松了一口气,接着他又说:“所以这件事情,得另想办法。”跟着就把这个烫手的芋头扔给了李彦直:“所以我想,安置勤王军和整肃海防这两件事情,就交给李侍郎来负责吧。”

李彦直忙问内阁拨多少银子让他办这件事情,徐阶说道:“没银子,你自己想办法吧。”

虽然徐阶是李彦直的老师,但他一听这话就叫了起来:“恩相!你太看得起学生了!不给我米却叫我煮饭,学生不是神仙啊!”

朱载垕、李本、丁汝夔等听了,也都暗中为徐阶感到害臊,心想你这个江东佬真会坑人,连刚刚立了大功的大将也这么坑啊!亏人家在你面前还自居学生呢!你哪有点恩师的样子?

徐阶却正色道:“说什么看得起、看不起?我辈为国家效力,就算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碰上一点小小的困难就这么叫嚷,像什么话!总之这顿饭是肯定要做的,没有米,你自己找米去!”

李彦直面向朱载垕:“臣请监国下旨,重开市舶司。且将市舶司的年岁收入,暂归我作理军剿贼之用!”

李本和户部尚书对望了一眼,均想:“也亏他想出了这个主意。不过就算重开了市舶司,只怕也填不了这个窟窿!”他是按照明朝旧的征收体制来考虑市舶司的收入,所以认为市舶司一年最多只能收几万两银子,比起整顿海防的百万之费来自是杯水车薪——却不知如今经济局势已经大变,市舶司若是由李彦直来经营,每年所能征收之关税,岂可限量?

朱载垕看看内阁和兵部户部诸大臣,最后眼光落在徐阶身上。什么是市舶司他知道,可能不能开市舶司他就搞不明白了。

徐阶见他如此,便给他一一解释。原来自唐宋以降,中国的对外贸易日益发达,因应这种形势,朝廷便在广州、泉州等重要的通商口岸设立市舶司,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贸易等事务,其执掌权力类似于后世的海关!

市舶司自唐朝开设以来,历代都有,自宋迄元,未曾断绝,明代亦于沿海各处置市舶提举司,掌海外各国朝贡市易之事,同时征收赋税,但到了嘉靖年间,却爆发了“争贡之议”(此节在本书第二卷第十三章已有详述),嘉靖皇帝认定“祸起于市舶”,便武断地撤销了市舶司,断绝了对外贸易,就此禁海,而海寇之为祸,根源自也在此!

他说的义正词严,但李本等却都想你这话才不像话呢!这些人都是国家重臣,就算没徐阶这么本事,账目还是会算的,知道徐阶交给李彦直的这两件事情,没有二三百万两白银休想完成!现在你一分钱也不给,要人家光靠一颗忠心来帮你办事?谁敢接这差事?

就连朱载垕也为李彦直叫屈,但看看徐阶那一脸正气的样子不敢开口。

李彦直涨红着脸,不敢答应,又不敢不答应,好一会才说:“恩相,你占着大义,这责命下来了,学生不敢不听。但你也总得给学生一条走得通的路才行啊。”

李本等都道:“不错,总不能让李侍郎无中生有啊!”

徐阶却不肯让步,依然道:“总而言之,如今朝廷没钱给你,但这事情还是得办!这差事你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太仓如今没钱,但太仓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只要肯接了这差事,想出办法来,只要不花太仓的钱,不犯祖宗规矩,我们内阁、六部尽量配合就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