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陆海巨宦 > 之五 犟主考不取偏点魁

之五 犟主考不取偏点魁(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时主考官已经写好了草榜,名次是各考卷的序列号,先由主考将填写好了名次的红号草榜交给监试官,按照点中的红号调取墨卷,墨卷调来之后,书吏请发朱卷,与墨卷一起送到正副主考面前,取中前五名的叫“五经魁”,放在正中间,查验无误之后才拆号,然后由副主考在朱卷卷面写上该卷考生的姓名,再由正主考在墨卷卷面的右方照朱卷标明名次,再将其姓名、籍贯注明于草榜之中。

这写榜有个规矩:先从第六名写起,等写完到最后一名,再写“五经魁”——也就是前五名,但写前五名又要倒着写,也就是先写第五名,再写第四名,最后写第一名。

考官们虽然已知道考卷的名次,可在墨卷拆封对号之前他们也只知道那些卷子的序列号,都不知自己取中的是谁!

若有机会参与到这写榜的盛会,待见写到这前五名时,那便是高潮一浪接一浪!由于写榜的规矩极多,流程又极长,这日写到亚魁时已是深夜,只有解元尚未开封。

众考官与提学都暗中交头接耳,均想:“不知这一榜的解元会是哪位大才子!”

他这句话一出口,场面登时僵住了,主考官大,同考官理硬,看看各不相下,副主考就要想办法调停,主考忽然仰天哈哈大笑,笑了五六声,蓦地朝案上重重一拍,喝道:“嘉靖十一年、十七年的两道圣训,你们难道都忘了吗!”

众同考官对望一眼,不知如何应答,副主考便问:“大人,你说的是哪两道圣训?”

正主考冷笑道:“嘉靖十一年,今上以科考文章,纯正博雅之体荡然无存,乃下旨,切禁会试、乡试取以艰险之词、奇癖之字哗众取宠者,凡钩棘奇癖之卷,一律黜落!嘉靖十七年,又命各省考官不得以架空翼伪、艰棘怪诞之文为尚,需得明白通畅之制义,方许中式!本朝天子之圣训,尔等莫非都忘了吗!还是心中明知,却因为已收人钱财,所以明知故犯!”说到最后两句,已是疾言厉色!吓得众同考官都不敢作声。

唯有取中此卷的同考官犹自不肯死心,还在那里作最后的挣扎,道:“若依大人所言,又该是何等文字,才算是明白通畅的中式文章?”

正主考便从诸已挑上来的卷子中取出一篇中规中矩的,道:“这篇就甚好。”

外帘官则想:“尤溪那人至今没见名字,以他的才学名气,不应该会落榜,莫非他果真点了解元?”

之前荐卷被否的同考官则想:“奇文早被黜落,这解元公布出来,估计也没什么出奇!”

主考官则抚须微笑,似对这次的取录情况十分得意,蓦地听书吏唱道:“第一名,李哲,系延平府尤溪县生员!”

全场骤然静了下来,所有考官都僵在那里,主考官更如变成了一尊泥雕,倒是外帘官员先反应过来,纷纷道:“果然是他!本科宗师,真是慧眼如炬啊!”(未完待续)

副主考与众同考官都传阅了一遍,却均道:“此文平平无奇,中举倒还可以,若说上佳,恐怕未必。”

正主考却笑道:“那是尔等眼光未到!此文之妙处,正在平平无奇四字!平平者,中也,无奇者,正也!此文既中且正,却不就是圣人之道么?”

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正主考不但官大,而且又搬出圣旨来压人,副主考又不够强硬,因此众同考官虽然不服,却也没办法。

乡试放榜,多在八月底之前,此时正是桂花盛开时节,所以乡榜也叫桂榜。

放榜的前一天要拆号写榜,写榜之前先撤了内外帘的关防,监临、监试、提学官、提学道都要到场,齐聚主考阅卷处,场面十分隆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