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 第3章 盖勋

第3章 盖勋(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一切的缘由,都是自己的父亲。

当然,对于盖勋此人,王羽最敬佩的地方还有他不畏董卓!

中平六年(189年)二月,董卓被拜为并州牧,率领西凉军抵达河东郡,停止不前。

盖勋听闻后,知道董卓是在观望雒阳局势,意图参与政变,便下令防备董卓。

可最终,大局已定,董卓掌管朝政,盖勋即使想要进行斗争,也回天乏力,只好跟从皇甫嵩一同前往雒阳。

曾任凉州汉阳郡长史,迁任汉阳太守,后入朝为讨虏校尉,颇受汉灵帝刘宏信任,出为京兆尹。

其为人深明大义,秉公办事。

王羽依稀记得,这个时代的盖勋与历史一样,在年轻时,是通过举孝廉入仕,担任汉阳长史。

在其在任时,汉阳郡从事苏正和弹劾贪赃枉法的太守,凉州刺史梁鹄接案后,担心这样做会威胁自己的官位,便想杀了苏正和,讨好太守以保全乌纱。

于是,他征询同苏正和有着深仇的盖勋,就是想借机杀他,而盖勋的心腹也劝其乘机报仇,但盖勋反驳道:“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当时,公卿以下官员,见到董卓无不跪拜在地,而盖勋初次见到董卓,仅仅是双手作揖而已,在场的人无不大惊失色。

这就是盖勋,盖元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最令人敬佩的事,盖勋不仅没有对苏正和落井下石,反而劝告梁鹄说:“缚鹰却欲使其擒鸟,擒了却要烹鹰,那将怎样用鹰?”

正因如此,梁鹄放弃了这个想法,苏正和也得以保全性命,为了感谢盖勋,他要求面谢盖勋,然而盖勋却拒见了他,并让人传话给苏正和:“吾为梁使君考虑,不是为苏正和。”

“乘人之危”一词更是在后来积淀为成语,为世人熟知。

不仅如此,他忠义仁勇,视死如归,即便是羌人谋反,也不敢杀害他,反而送他回到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奏,推荐盖勋兼任汉阳太守。

不过在这一世,明显与原史发展不同,因为盖勋现在就是汉阳太守,足足提前了近十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