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承认私铸铜钱合法?

第一百八十三章 承认私铸铜钱合法?(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顾正臣收起毛笔,沉思良久才突然明白过来。

大明开国六年,是休养生息、发展的六年,可与发展的规模对比,铜钱的铸造速度始终跟不上,这确实没办法,这片土地上的铜矿确实不多,又经过了前面那么多朝代开采,一些容易开采的铜矿要么枯竭,要么难度加大。

而这也就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

钱荒。

在朝廷无力解决铜钱荒的背景下,借助民间私铸铜钱弥补就成了必然。

打个比方,后世有人造假钱,如果领导站出来发话,但遇到造假钱的,许作废纸送银行,每斤废纸给多少钱回收。

这样的操作,不是变相鼓励造假是什么?

虽说废纸不是铜钱,没啥价值,但每斤多少钱回收赋予了它价值和购买力,人们自然而然也就不介意自己使用的到底是真钱还是假

钱!

顾正臣不知道老朱怎么想的,你可以默许私铸铜钱的流通与存在,毕竟洪武通宝数量不多,算是对“市场”妥协,但你不应该直接承认私铸铜钱的价值,更不应该呼吁百姓将私铸铜钱送至官府里去。

顾正臣将文书丢在了火炉上,看着文书一点点烧成灰烬,叹了一口气:“娘的,这群人还真是老狐狸,为了解决问题不择手段,若看不穿背后的问题,怕会落得一个头脑简单的印象……

看问题,不能只看问题的表面,必须深入思考其动因与实质才可。

而朝堂之上掌握这种本领的人,不在少数!

百姓也不是傻子,手里握着一斤私铸铜钱,能买来四五百文的东西,送至官府只能换来一百九十文,这种亏本的事谁干啊……

没人愿意干,反而会激发民间私铸铜钱!

顾正臣没办法烤火了,必须写文书告诉老朱,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可文书写到一半突然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

老朱是个聪明人,胡惟庸又是个老狐狸,朝廷中多少重臣怎么可能看不到这点隐患?

百思不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