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帆战舰 > 第三十一章 扬州盐商

第三十一章 扬州盐商(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扬州的盐商或被清军杀死,或因为官场的上的防护衣失去,已经不能跟晋商抗衡。

郑成功收复江浙地区后,迅速稳定了秩序。

南方除了湖广少数有些地区,其他地方名义上都是大明疆土。

扬州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扬州十日,杨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

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

繁华的关东街现在却是人影飘零。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清军制造的一系列祸害,让扬州的盐商实力大损。

在古代,盐除了作为调味料外,更重要的作用是盐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人不吃盐,就会浑身乏力,特别是那些干苦力活的人,没有盐就没有什么力气干活。

同时盐也是起到食物的保质作用。

古代没有冰箱,所以食物容易坏,这就需要用盐将食物腌制起来,不让食物腐烂。

而且盐还有清洁牙齿的作用,尤其是青盐,更是大户人家必备的东西。

晒卤制盐技术时在宋元时期已经开始出现,明清时期得到发展。

以此同时,早在明末,一些山西商人即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关内外,从事贩贸活动,为满族政权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

据《清实录》载,天命三年(1618),时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16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山西商人在关内外的贸易活动,对后金政权在物资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后金政权对于山西商人也给予礼遇和重视。

山西的晋商大发国难财,积累了丰厚的资产。

凭借跟后金时期就建立的关系,清初晋商大举南下参与到盐商的买卖中,尤其是北方,凭借着满清的关系,晋商大肆侵占扬州盐商的市场。

比起北方来,南方已经阳光充足,晒卤制盐产量更大,价格更加便宜,江淮、闽浙的盐也因此贩卖到全国各地。

盐商、徽商凭借着这个优势才会一举成为中国三大商帮之一。

明末清初,满清南下。

很多盐商虽然在灾难来临时,已经逃走避开了灾难。

人能走,可那盐田和盐工却是走不了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