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锦绣官路 > 锦绣官路 第132节

锦绣官路 第132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童生试比起乡试和会试,那就更宽松了。

甚至不少人都在娘舅以及外祖父的任上进学的,也有先例,这也是提学大人为什么并不避讳,反而觉得举贤不避亲。

林重阳将这些默默记在心里,也不过是盏茶功夫,他们就已经将书放回去。

严知府笑道:“等院试结束,承阳便和之仪一起到府学进学,正好董晖的廪膳生名额空出来,专门补给你,想必别人没有异议。”

知府虽然不是学校官,但是小三元是何等优秀,且还被董晖下了绊子,顶他的名额提学官大人也要同意的。

他扭头吩咐道:“把科举回避相关的典籍取来。”

很快就有一名书吏捧着一大摞线装书进来,将书搁在桌上就退下。

严知府便让他们翻看一下。

林重阳和沈之仪都是看书极快的人,这种书字体又大,一本说到底也没多少字,片刻林重阳就能浏览几本,没多大功夫两人一人浏览一半。

唐宋时期,朝廷科举回避采取的是别头试和牒试,规定考官以及在职官员们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之后,需要复试,另立考场和考官主考。

这么说自己院试也被谭大人定为案首?

林重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难道谭大人会再一次让自己和郝令昌一起做案首?

他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沈之仪拱手道:“恭喜林学弟。”严知府这么说了,自然不会有错的。

林重阳有点不好意思起来,“阅卷结果还没出来呢,第二场还在考试中。”

原本的用意是为了回避以及防止官员利用权力、人情来谋私,所以要特别加以考核。

只是凡制度就有漏洞,执行者才是制度好坏的关键,最初的回避制度后来反而成为了很多官员谋私的方便之门,牒试比发解试的录取率反而更高起来。甚至很多考生贿赂官员冒充其子弟亲属参加考试,自然就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最后朝廷不得不取消这种别头试牒试制度,慢慢地进行完善,最后改为主考官的子弟、亲属回避制度,并且一开始规定主要是父系五服亲族,甚至都没有包括姻亲。

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继续出现各种舞弊行为,哪怕需要回避的亲族都没有间断,更何况是不曾限制的姻亲,所以又扩展到姻亲之间。

时至今日,以郝令昌为例,他本家五服,外公、舅舅与子,嫡亲姑父与子,妻子的父、兄弟与子,他的嫡亲姐夫妹夫以及其子等都需要回避。当然这个“等”的意思解释权在朝廷,可这个“等”现在没有明确列出包含他嫡母之姊妹的夫与子,也就是他姨夫以及姨家表兄弟,还是可以钻空子不在回避之列,如果姨不是嫡系的就更松懈。

严知府道:“也不用都考完,谭大人两榜进士,看过的文章没有十万也是数万,文章好不好一眼就能断定。不说你,只怕这一场考完,郝令昌的文章也可以定了。”郝令昌背后有高人,这个严知府已经可以确定,提学大人这般安排,到时候郝令昌的文章起码要和林重阳比肩。

那么并列案首估计是肯定的。

院试主考官阅卷,直接将连中县试、府试案首的那位定位院案首,也是常见的,说起来还怪自己府试并列俩案首,反而给了郝令昌机会。

说到郝令昌,沈之仪道:“先生,按照规矩郝令昌这一次考试当不当回避主考官?”

听他这么问,严知府摇头,“你能考虑到这个问题,谭大人自然也知道的。我特意查过相关策令,郝令昌并不在回避之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