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变天 > 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图打仗

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图打仗(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请他们过来。”

没一会,一名背着皮包的士兵,骑着马来到跟前,翻身下马后一个敬礼道:“报告,军部通讯一班,奉命前来传达军部最新的作战指令。”

说着士兵从包里拿出一份命令来,递给杨军。

柳婷这才知道,沈从云不是说自己,关系到军国大事,柳婷不敢在插嘴了,赶紧的转身出去倒茶去了。

“坏了,这么大一个东北,杨军的骑兵师可要累死,张光明的部队也没必要直插牡丹江这么老远的。”沈从云看着地图,脸上越发的阴沉了。想了半天,这年月无线电报还没开始装备部队,想改命令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好在新军的战斗力没问题,不过这个错误还是非常的明显的。

眼下的满人新政权,暂时定都绥化,这是杨军所部面临的最大的一个关口,绕道走的话,东北的交通这年头是非常够呛的。

杨军要是能胆子大一点,随机应变一下,直接把绥化给打下来,对整个战局而言,没准被起到大作用。眼睛总盯着将满人一锅端,这个战略的初衷就有问题。

杨军出发已经一天多了,沈从云觉得不能再等了,立刻从地图前离开,奔着作战室指挥室就去了。

提前出发的杨军,只能采取能饶道就绕道的办法行军,白天休息晚上行军。还好这事情准备的比较早,向导啥的情报处也都备下了,不然真的很够呛。虽然坚决执行了总参的计划,但是杨军的心里,始终有点不痛快,总觉得自己这一趟,没准累的个半死,连条小鱼都捞不着。

怀着同样心情的,还有张光明,东北一战,其实张光明觉得,直接采取平退的战术,一路往北挤压过去,比什么战术都管用。满人那些吃惯了好的,住惯了好的老爷们,真的进了山,还不得饿死冻死,逃亡国外的话,让俄国人去收拾他们好了。

可惜,这两人的心思都不敢明说,军令如山啊!

…………………………

“关东一词的来源是怎么说的?”沈从云说不干涉军事行动的指挥,实际上回到临时的官邸内,整天都对着地图,看着上面标出的行军路线在思考问题。整整看了一个下午,沈从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这时候身边只有柳婷在伺候着,小丫头微微一愣道。

三天的行军下来,部队的疲惫很快就写在脸上了,眼看着白天又来了,杨军下令部队找偏僻的地方宿营后,满脑子都是想着,怎样才能不惊动绥化的满人,摸到伊春去。

队伍在官道边的山梁子后头扎营,杨军交代一番后,捧着地图找个清净的地方看了起来,越看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师座!有情况。留在官道上负责警戒的士兵,突然发来旗语,说是军部那边派来了通讯员。”杨军的副官跑了过来,急急忙忙的说。

“军部的通讯员?来了几个?”杨军心中不由的暗暗奇怪,这会骑兵师距离长春还有两百里地呢,怎么军部就来了新命令了?朝令夕改这可不多见啊。

“一共来了六个,说是情报紧急,怕路上出事,每人两匹马,紧赶慢赶的追骑兵师。”

“关东一词由来已久,秦汉时期,以函谷关以东称关东,到了三国时期,虎牢关以东称关东,如今的人们口中说的关东,是明朝时界定下来的。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成山海关后,便生出了关内关外的称呼,总的来说以山海关以东,称关东。自古关东就是苦寒之地,人烟稀少。东北山区一带更是如此。前清的满人在关外,人口始终无法得到快速的发展,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柳婷说罢,颇为得意的看了一眼沈从云。

沈从云诧异的看了一眼柳婷,回头继续看着地图道:“没想到啊,家学渊源啊。”

“不敢!小时候没事的时候,胡乱看过基本书。”柳婷对沈从云这种说话不看人的态度,实在有点不满,嘀咕了一声。

沈从云这时候看着地图,眉头皱的很厉害,不停的低声道:“不对啊,不对啊!”

“怎么不对了?”柳婷不服气的说了一声,沈从云还是没有回头,看着地图好一会,伸手一拍地图道:“我说怎么不对劲呢,总参这会算是犯了教条主义了,看着地图在打仗。克泽可能也没料到,一个东北比德国领土都赶上整个德国一般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