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父曹操,字孟德 > 第三十七章报恩

第三十七章报恩(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此看起来,这份旌表倒像是太史慈的催命符一样。

……

话说,当初黑山军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卒,名叫白举。

此人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有个特殊的身份,跟首领白绕是同乡。

可是这一世,曹昂首先便弥补了这个遗憾。

他把老夫人扶起来道:“您历尽艰辛把儿子抚养成才,何等不易,这旌表是您应得的。”

“大公子说的哪里话?”太史老夫人惨然一笑道:“天下一个人抚养儿子的母亲多了,为何独老身能拿到旌表。

此实乃大公子提携。”

随即她忧虑道:“老身深知儿子脾气,若他知道此事,必为大公子效死命,将来恐命不长久。”

曹昂这才知道,原来太史慈那句豪言壮语还有下半部分。

想想也是没错,太史慈乃至孝之人,母亲从小把他含辛茹苦拉扯大,他“升天子之阶”之后,不可能是为他自己求取高官厚禄,只能是为了母亲。

只可惜,在历史上的太史慈也是比较坎坷。

为了报恩,先从孔融。

发现孔融非明主,又去投奔同乡,扬州刺史刘繇。

“老夫人请放心,”曹昂笑道:“我这人惜命,不会涉险的。

所以将来您儿子即使跟随于我,也不会有危险。”

“他若不涉险,又怎报得公子如此大恩?所以他定会身先士卒,为人所不能为,主动涉险,”老夫人道。

曹昂想了想,老夫人对儿子的了解还真是透彻。

太史慈为了报恩,不可能在他身边只做太平将领,肯定是哪里危险往哪里去。

在刘繇那里又得不到重用,好不容易碰上了知己孙策。

而孙策又早早遇刺身亡,后来又从孙权。

在孙权手下还没来得及发挥,便亡故了。

至于有没有为母亲弄到一份旌表,史上没有说明。

但是从这么颠沛流离来看,大概率是没有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