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113 章

第 113 章(第2 / 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赵曙笑吟吟,“除了小郎,你觉得还有谁能当大官?”

赵大郎刚才一直在旁观,闻言又报出几个名字,都是拿到考题后从容答题的考生。

考官巡考就让他们巡,反正殿试不黜落人,只要不作弊不出格,所有的考官围着他们写都没关系。

官家和太子殿下父子俩走远,考官们也看了一会儿也各自找地方坐下,时不时起来

要是什么事情都循规蹈矩,那还要吏部干什么?

寇相公的为人和能力都没的说,就是太过锋芒毕露,当宰相那几年几乎把能得罪的官儿都得罪完了,乃至后来被人诬陷一再贬逐,最终病逝在偏远的雷州贬所。

赵曙想起来寇准就止不住的惋惜,那么好的宰辅之臣偏偏遇到了真宗皇帝,要是晚几十年留给他多好。

再次强调,他不是对朝中现有的几位相公不满意。

官家到下面溜达了一圈,没有真的打算监考一整个上午,溜达完了就带上他无所事事的大儿子回隔壁别院的书房继续干活。

官家满心期待能等来个寇准寇相公那样有

()个性还有能力的人,不是说现在的几位宰相不好,而是寇相公的性子更合他的心意。

大宋的官员升迁有定例可循,即便没什么出众的才华,只要安分守己的完成分内之事,资历到了也能升迁。

如果朝中有关系,那升迁的速度就更快了,别人熬资历可能要熬几十年,打点好关系后只需要几年。

这么一看,读书人吃过科考的苦后就没有太多苦要吃,即便是个只会读书不会理政的书呆子,只要运气够好,任上太太平平,熬足资历一样能够升迁。

他留在考场上容易让考生紧张,要是因此写不出答卷就坏事儿了。

“当官之后要经常和上官汇报政务,要是见了您就吓傻,那也不用当官了。”赵顼小声说道,“您看小郎拿到题目之后多淡定,那才是要当大官的心态。”

殿试不黜落人都吓成这样,殿试要是黜落人他们还不得当场吓晕过去?

皇帝又不是青面獠牙的怪物,能考中进士的都不是一般人,第一次见到皇帝可以紧张,但是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的话,他合理怀疑那人不适合当官。

说一千道一万,总之他的小伙伴最好。

官员如此按部就班的升迁能给吏部省下很多事情,但是同样也会让很多才华出众的官员没有出头之日。

寇相公觉得这个熬资历升迁的章程很不合理,人和人之间差别那么大,一个碌碌无为的官员熬几十年熬到了上三品,这让那些有真本事却依旧得熬资历的官员情何以堪?

没本事的大臣能升迁,有本事的大臣升迁的速度可能还没那些没本事的官员快,这样谁还愿意用心为朝廷办事?

寇相公当宰相的时候陟罚臧否都按他自己的考量,他觉得某人能力足够就大力提拔,他觉得某人没本事即便资历够了也压着不让升迁。

吏部是干什么的?他们要为国选材,从一群庸碌的官员中挑出来真正能办实事的官员加以重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