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17章 科学无国界,着手未来

第117章 科学无国界,着手未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内阁几位大臣自然也能看出崇祯的这个表格的优越性,他们也在琢磨以后推广到其他地方。

再一次为崇祯的才能折服。

崇祯说着,提笔在一张宣纸上画了起来,片刻宣纸上就出现了一个后世的表格。

“三位爱卿,这个表格是人工成本的核算,最左侧一栏写工序、工种,例如炼丕、打板。”

“中间写工时,例如炼丕一个工时,这里的一个工时,你们自行确定一个基数,例如以一刻钟或者半个时辰为一个工时。”

“第三栏写价银,一个炼丕所需价格。”

“第四栏用大写的汉字将价格写下来,防止有人篡改银钱。”

众人齐齐回应。

“毕爱卿,打造一把火神枪需要多少银两?”

“回陛下,一把火神枪物料和人工加在一起是四两左右!”

“孙爱卿,一门红夷大炮的造价是多少?”

“从濠镜那里购买需要一千两,我们自己仿制,物料加人工,合计一千二百两左右,而且质量和效率还差了一些。”

“然后,你们再搞一个物料物料成本表,左侧物料、中间数量、右侧价格。”

崇祯说完,看着三人:“能看明白吗?”

“能!”

三人都是火器行家,自然也精通数学,对崇祯这种记录方法很是惊奇。

大明虽然有账簿文册,也有一定的书写标准,但与崇祯这个比就麻烦了许多,也没有这个清晰明了。

PS:嘉靖年中期(1540年左右,明朝军书《武编》中记载火绳枪的制造成本是二两三钱一分,考虑到崇祯时物价上涨,折算成四两吧!红夷大炮第一次购买手一千两。

听完两人的回应,崇祯沉吟了一下:“大伴,一会儿你带徐爱卿去内帑取五十万两银子作为启动的银两!”

王承恩给了回应,崇祯继续道:“徐爱卿,毕爱卿,不要怕花银子,只要你们用在合理的地方,有明细,要多少给多少,

朕只有一个要求,大明必须要掌控全套的技术并加以改良。”

“另外,你们在研制的过程中,要将所有的工序、材料、人工等核算清楚,并记录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