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我的导游生涯 > 214 97年的会议团(十三)

214 97年的会议团(十三)(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数量及其稀少,平时都藏身深海,想见一面太难,说起玳瑁大家可能没啥概念,但不少领导人的眼镜框都是黑色的,材料就是玳瑁。慈禧太后的那把梳子也是玳瑁做的,这把梳子可了不得,掌握人的生杀大权,你若拿它给太后梳头不小心掉了头发,你可能脑袋搬家,只有他最宠信的大总管李莲英才懂得如何运用自如。”

人给逼出来的潜能可以无限放大人的能力,我为前往玳瑁店也是逼上梁山,这段开场白也是一时的灵光一闪,急中生智。

这段话立刻勾引起领导们的兴趣,我看大家都紧盯着我,心里也又了底并开始踏实下来,我又把玳瑁的来龙去脉做了全面介绍。

由于车里这些位是来自全国各单位的领导,自然不能像给老太太们推销时那般主打长寿,官场讲究的主要是平安,然后才是升官发财。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导游讲究的是随机应变,每个购物点的讲解都必须认真对待,得多准备几个讲解的版本,景点的讲解虽然也很重要,但主要是背熟即可,千篇一律倒也无所谓,讲解时只需竹筒倒豆子一般痛快倒完了事。

我的导游生涯

21497年的会议团(十三)

虽然三亚度假村很是偏远,但领导们似乎都被这里的景色折服,临走之前又抓紧照相,不少人的胶卷已消耗殆尽。。。。。。

沿着那晚遇险的土路,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为顺利进入玳瑁店,一上来我首先煽情:“各位领导,早上好”领导们也很诙谐,他们引用我的故事里的台词,纷纷叫起来:“阿文更好”紧接着满车都哄堂大笑。

待笑声过后,我带着平静的微笑对他们说:“各位,今天是我们这次旅途的最后一天,再美好的相聚也有分别,下一次重逢会在何时?”说话间我也有点伤感,这批领导虽然在旅途开始时与我有些不快,但这早已过去,一路下来大家相处的越来越融洽,最关键是他们处处都在为我和老林全力奉献,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心存感激,当时的感情还是十分真挚的。

经过不断的模索和思考,我也初步掌握了玳瑁的讲解技巧。如同战士们每天都要磨枪,讲解就是导游的枪,得天天磨,日日擦,尤其购物点的讲解更需狠下功夫,这把割草的镰刀必须经常磨,而且得多准备几把,割的草不一样,使用的镰刀也不一样,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今天面对的是各单位的领导,要割他们的草,自然也得使用切合他们的镰刀,针对他们的特点,我首先告诉他们,玳瑁这种动物是龙王的九太子,可以辟邪、防小人、保平安,随身佩戴会做事顺利,步步高升,为佐证我的观点,我胡乱的举了个例子,说某领导自从戴上玳瑁眼镜框,便被高层看中,从基层一路提拔,平步青云,更难能可贵的是该领导仕途虽几经波折都能安然过度,同时我又添油加醋的说了一些名人与玳瑁的故事,有些故事确实有点根据,但更多的只是野史,甚至是我胡编乱造。

导游割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之前的感情投入是为了最后的产出,目的就是让客人拉出金蛋蛋。我之前一路努力的讲解和服务,早已取得客人信任,领导们对我的这一通鬼话也信以为真,一到玳瑁店便纷纷涌下了车,人人都想看看这神一般的生物。

领导们一听我这么说,也很感动,纷纷说:“阿文,放心吧,会很快再见面的,我们还可以电话联系嘛。”我自己有点入戏,想一下拔出来还有点艰难,为调节心情,也为前往艾姐的玳瑁店做准备,我只能转换话题,用手一指车外的大海说:“让我们再多看一眼美丽的大海,漂亮的三亚吧”领导们也顺着我指的方向再看了三亚湾一眼。

当年我们的相机使用的还是胶卷,也就是三个牌子,进口的富士、柯达、国产的乐凯。我让他们举起相机时,有人向我要求道:“阿文,我的胶卷用完了,一会能不能麻烦师傅找个照相馆停下,我们下去买个胶卷。”我回头与老林商量之后对他说:“没问题,我们在市内的店面给你停一下。”那个领导也向我和老林表示了谢意。

那时的三亚,从市内上高速也只有一条沿着大东海榆林港通向田独的路,所以我们的车必须经过市内,我们在大东海边上的照相馆旁为买胶卷的领导专程停了下来。海南人晚睡晚起,大部分店面都得9点后开张,大东海是旅游区,店面开张要早一些,所以我们很快就买完胶卷上车。

等客人上车,我开始转入正题,说实话,玳瑁店并未在行程的安排之内,冒然冲进去实为不妥,我心里也有点紧张。导游带团,一到割草的关键时刻,很少人能做到真正的坦然,大多数人也都像我一样,属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咬牙闭着眼睛往前冲,能割多少全凭天意,堵的也是运气

我咬了咬牙,鼓足了勇气,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这才开口说:“各位领导,今天我们的终点是海口,路途之中也没啥景点,也就一个民族村,不过在离开三亚之前,还想顺路带大家看看三亚之宝——玳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