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980之他来自未来 >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镜头转向越军境内。

从外表看,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百十来户的人家,残破的茅草房和十几亩半荒的稻田,不过今天,这里的情形却似乎有些异样,在村中不仅到处散布着警戒的士兵和军官,不时还能看到一些像是文职的军人抱着文件穿梭于房舍之间,在村落中央看起来最好的那个砖瓦小院里,房顶上还竖着一根几米高的天线。

这样的情形让任何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人看到,估计都能判断出这多半就是一个级别不低的指挥部,看规模至少也得是团级,不过让人有些奇怪的是,在村落周围,同时还能看到一些村民打扮的人在那里焚烧杂物,一些明显是被故意弄湿过的木柴枝叶,包括废弃的轮胎和橡胶塑料什么的,统统都被扔进了那几个巨大的火堆,这使得大量的浓烟几乎将整个村庄都浓罩在其中,所有人,连同着那些驻扎在村中的军人都不得不用湿布蒙上口鼻,但即便如此,也依然可以听到不时传来的咳嗽声,但饱受其苦的军人们对此却是不闻不问,根本不加制止。

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焚烧垃圾的村民居然都是二十到四十岁左右的壮年男性,加起来至少也有一二十人之多,而了解越南国情的人都知道,这个国家连年战乱,先是自己内战,然后又跟美国打了十年,连口气都还没喘过来,又跟中国磕上,其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整个国家的成年男性几乎都被拉上了战场,兵源不足的情况下甚至连女人和孩子都得扛枪上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能留在家里种田纳粮的基本都是一些老人和女人,若是内地后方还好说,在这靠近前线的一个小村庄里,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多精壮的劳力?

如果可以观察得再仔细些,就越发可以发现这些村民的异常——他们的行动太有序,配合也太默契了,每个人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劳作中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和交谈……毫无疑问,这样的纪律性只有军人才能做到,想通了这点,这些人的身份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守株待兔

骂了半天,师长的气总算是消了不少,但面临的问题却依然还在,面对这两难的选择,一时间,他也有些举棋不定。

重新派侦察兵过去侦察,取代这已经没有太大作用的无人机?这当然是句气话——首先,侦察兵的作战效率就未必比现在的无人机高多少,要知道对面的越军可不是吃素的,整体实力虽然只能被中国碾压,但在单兵素质和丛林战的经验上,甚至还要高于中国军队,双方的侦察部队相互渗透,相互追杀,中国依仗着整体实力的优势,实际上也只能算是惨胜。派人过去侦察,能发挥的作用同样也是个未知数,就算能打一两次漂亮的胜仗,也不可能像之前的无人机那样,在战场上对越军形成压倒性的战术优势。

其次,用侦察兵进行渗透作战,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先不说,牺牲就肯定是免不了的。别看侦察部队的编制不大,每支派出去的侦察分队都没几个人,但这些人个个都是部队里的兵尖子,可以说就是整支部队的精华所在,死一个都会让主官心痛得要死,牺牲得多了,部队那是真的会伤元气的。

这些年军队一直没打仗,加上各种政治运动的影响,很多部队都放松了军事训练,像这样的兵尖子一个团也未必能找出几个来,在经过了战火的磨练后,这些人都是部队最珍贵的种子,不到万不得已,谁舍得拿他们当炮灰用?

奇怪虽然是奇怪,但这样的安排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了应对中国人的无人机侦察,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军方不得不采用燃烧浓烟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重要设施和单位,但浓烟却不可能只在重要单位周边释放,否则那就不是保护自己,而根本就是在招呼着中国‘向我开炮’了——方圆几公里都没烟,就你这一块烟雾飘渺,而且其他地方怎么侦察都找不到任何可疑的目标,你说中国人看了这样的照片会怎么想?

所以说,这烟要么不放,要放就得一起放,那些没人烟的荒山野岭就算了,但凡是交通要道和可能作为军事阵地的地区,包括周边的村落,都被发动起来日夜燃烧浓烟,而那些没有作为军事用途的村庄,自然不可能有军人来负责这些工作,只能交给村民和民兵来执行,同样的道理,为了避免敌机从这些细节发现异常,驻扎在村落中的越军也不得不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来完成这些工作。

奇怪而又合理,这就是眼前这座小小的村落给人的印象,这样的画面在战争中并不少见,它可能是一个村落,一片荒野的树林,也可能是隐藏在大山中的坑洞,又或者是城市中的几处不起眼的建筑……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

不想让战士们白白牺牲,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提升无人机的侦察效率了,可要想提升无人机的侦察效率,就只能让无人机在侦察时降低高度,但这样一来,无人机被发现和被击毁的可能性就会直线上升,这责任,操作员肯定是背不起的,要下令,就只能由他这个师长来下。

如果只是普通的设备,只要能打胜仗,冒点险自然算不得什么,打仗么,哪有可能不摔坏些坛坛罐罐的?可这无人机的情况却显然有些特殊:上级在配发这些无人机的时候是特别交待过,要尽可能保证设备的安全,绝对不允许无人机被敌方缴获的,连无人机和操作组存在的本身都是高度机密,非相关人等根本不允许接触,就连师长本人,也只能对操作组下达作战命令,而不允许直接接触这些设备——在操作组身边,时刻都跟着的那两个木头一般的内卫,从他们身上那一圈明显是‘加了料’的‘光荣弹’就不难猜出他们背负的是什么样的职责。

能当上师长的人,自然不会缺少见识,无人机的性能如此优秀,这种高科技设备的来头自然不会简单,以师长的权限虽然不可能知道这些无人机真正的价值,但从上级如此重视这些设备的安全也不难猜出它们的重要性,所以骂归骂,真要让他作出决定,一旦无人机在侦察中真的出现意外,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掂量一下后果——就算是他,这黑锅也不是那么好背的。

不过,能当上一师之长,指挥千军万马征战疆场的人,自然不会缺少担当责任的勇气,在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最终师长还是作出了决断:让操作员在侦察时,在尽可能保证设备安全的前题下降低高度,以拍摄更为清晰的照片。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