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佳人在侧 > 佳人在侧 第244节

佳人在侧 第244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是。”

兄妹二人看出章熙脾气不好,哪敢再留?两人飞快地溜了出来。远离了大殿,钟源扶着公孙佳看她直喘粗气,说:“行了,这儿说话他就听不见了,你先缓缓要么再走。你怎么想起梁平来啦?”

“早点给他打发去北疆吧,”公孙佳缀在钟源的胳膊上说,“憨得要死,留在京城怕要被当枪使。他的本事还是放在有用的地方去为好。”

钟源道:“也好。我这就去办,你呢?”

“我还是经营雍邑去。”

公孙佳会意,顺势提了另一件事情:“梁平尚在京中,唐王似乎有意多留他一阵。既然留下来了,是不是给他安排读读书、学学兵法?他有天份,浪费了未免可惜。北疆那么大,一个元铮尚且年轻,他操控不了那么大的局面,还需要有更多有能力的将领协同。梁平就这么放在京城傻吃傻玩,陪着唐王围猎,可惜了。”

她一力撺掇,免得让元铮一个人承受太大的压力。元铮职位并不算高,吃不下整个北境的指挥权,这个时候周围再没几个可靠的队友,岂不要累死?争功也不是这么个争法的。

章熙道:“这个让兵部与枢密定夺吧。”

公孙佳又说:“京师往雍邑的路已然动工拓宽了,这个道路原本养护尚可,然而雍邑连通南方的运河有些淤塞,疏浚要费些功夫,轮番免赋之方……”

她既来了,索性就把要说的都说了,章熙听了也觉得方案可行,说:“你具本来,批了就是。”

公孙佳这会儿就谨慎了起来:“此事还用听说么?储位早定,也能杜绝了藩王的贪心,更何况储位未定呢?这是为了保全诸王。”

钟源也劝道:“臣在军中的时候,看他们争竞,原本好好的同袍,为争一时之气又或者一战之功尚且要生出芥蒂,更何况——”话说到这个份上,饶是钟源也不敢将下面的话说全了。

章熙道:“你们看,我这几个儿子,哪个更好?”

钟源道:“臣说不明白,与他们太熟了反而容易迷了眼睛。”

公孙佳也不能明示,她说:“陛下想要什么样的‘好’呢?据臣来看,中庸就好。不知陛下心中,什么样才算好。”

大事说完了,公孙佳又隐讳地表示:“新年将至,宫中也该有新气象了,是不是该添些人手?”

章熙道:“才征发士卒,何必再征宫女?都免了吧。”

公孙佳道:“臣说的是守卫。譬如贵妃宫里,是不是加些岗哨?”

章熙眉头微皱,公孙佳低下了头,摆出了不会多言的样子。章熙却是想岔了,他联想到了刚才这兄妹二人说的早日立储,将事情想到了纪氏帮章昺争储位上。

她想得倒美!章熙心中暗怒!口气极差地说:“加!不许内外交通!大郎也不许去她那里!”

章熙的心里也很烦,他看出来钟源对几个皇子都没有称赞的意思,公孙佳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的意思是——他这几个成年的儿子,都不能称得上“好”。

章熙又怎么能看不出来自己的儿子们并不能称为人杰?章昺固不用说,章昭在东宫做庶子的时候表现不错,一旦成为皇子就表现出了一些缺点,其他几个就更不用讲了。

章熙思之再三,知道此事不能拖太久,太子要早些立,然后给他正式的太子的教育。让他现在就立了章昭,他又不甘心。他给了自己一点犹豫的时间,如果到明年皇子们还没有明显的改变,那就立章昭。

章熙道:“你们说的,我都知道了,容我再想一想。这件事情暂且不要再提了。”

他知道,政事堂不可能永远不提这件事,如果政事堂不提,那才是失职、是有问题的。但是提及的时间早晚还是有讲究的,至少最近他不想再来人催他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