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地主婆的发家史 > 第五十一章 峰回路转

第五十一章 峰回路转(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吴氏听说,拍了下手,“我就知道,绝症不是元元做的。”

“你我都不是元元生身的娘,我们都相信她的清白。可房弟妹她……不知怎么了,居然钻了牛角尖!处处针对起自己的亲生女儿。这回真相大白,我要看看她如何自圆其说。”

“她这个人,我是没话说的。”吴氏掩口轻笑,“其实我也没那么相信元元,不过听我家老大说,元元的字不是一般的难看,一般她从来不动笔,免得暴露自己缺陷。所以弟妹才觉得,肯定不是元元,因为她要是在文书上写写画画,哈哈,人家不如重新誊写一份!”

翁氏笑了一回,摇摇头,忽然觉得这教育问题要抓紧了。

不说房氏听说真相后,如何愧疚内心羞耻。高老太七七过后不久,已在太医院供职的胡大夫忽然上了一本奏章,竟是请朝廷表彰高老太生前的功德,请立功德祠!

虽然十一个女孩分,每个人分不到八十亩,领了这份情,说不得以后要多给几个女孩添妆,付出的可比得到多得多了。不过翁氏感觉非常舒心。她爱抚的摸了一下顾静媛的额头,然后用力点了点,

“你个机灵鬼!”

这边其乐融融,那边房氏则好像外人似的——按说她也达到目的了,但分田产,两个人分和十一个人平均分,能一样吗?独得四百亩和八十亩,差距大了好不好!但这个时候她又不能说,“喂,那是我婆婆留下的遗产,应该分给我的儿女。”以婆媳孝道而言,她自嫁进门来,在高老太身边尽过几天孝呢?平素倚重翁氏更多。

房氏不敢表露不满,只是暗暗腹诽,觉得自己看错了人,以前觉得翁氏是个好的,对待族里的事情公平公正,温和大度,原来也是贪图便宜的!为了给女儿多弄八十亩田产,居然脸面也不要了!不然换一家打听打听,哪一家的婆婆亡故了,有亲儿子亲孙子在,能让隔房的侄孙女继承?

有这种道理吗?

奏章明发,顿时引起轩然大*。

原因,不仅仅是高老太村姑出身,有何资格立功德祠,更因胡不留原原本本的将平洲瘟疫的事情告知天下。有两样是震撼人心,同时挣扎难以接受的。

一是因瘟疫而死的病患开膛破肚……不管这是不是为了治病救人,常人都无法接受!正道人士更是严厉批判。反对最强烈的,跪在神武门前请愿,要剥夺胡大夫的官职,将他下大狱!

房氏却没有想到,高家的情况,跟上京城这些世家完全不同。他们根基浅薄,万事只能依靠自己。男丁能自己奋发谋求出路,女子呢?两眼一抹黑做联姻棋子啊?高老太留下八百亩的田产,独独留给顾静媛一个,因为她希望元元长大了,能多照看姐姐妹妹——以能力而言,相信原高家众心里都有明账。因此,大家都默认了,没人跟她争抢。

现在顾静媛愿意平均分田产,连死去的婳儿都没忘记,证明她知道了高老太的用意。田产摆在那里,收益什么的是之前分还是等收获之后分,有什么区别?翁氏非常喜欢元元的聪明懂事,对比之下,衬得房氏和她的小女儿好像完全不是高家人!想的不是高家人的利益,而是自己!

翁氏原先是挺喜欢顾静妍的,小姑娘长得出类拔萃,尤其是额头一点朱砂痣,小时候看来像观音座下的仙童转世,谁不稀罕呢。如今看来,那股儿“超凡脱俗”的气质完全被世俗侵染了,一举一动,都僵化极了,完全没有元元的天然流露。

过了三天,她从宫中觐见出来,忍不住一阵冷笑。

太后压根没插手选妃的事情,只在正式场合出现过几回。那宗人府的文书,也压根没进过慈宁宫。本来么,哪一个大家族,纳妾的事情不是正妻做主?当婆婆的硬要插手,不是给媳妇没脸吗?顾太后自然不会做这种授人把柄的事情,所以娘家的女孩在她宫里小住几日成,但对于选妃,她从来只是默默关注。“八改成九”,这么明显的破绽漏洞,也只有房氏才会相信是在太后老糊涂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