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一十六章 法不严则不能信,法不信则不能治

第四百一十六章 法不严则不能信,法不信则不能治(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载堉在音乐一道的天赋,绝对是冠绝寰宇,当然,皇叔朱载堉最大的遗憾,还是少年时,没有培养出陛下的音乐细胞来,陛下始终对这些不感兴趣。

这曲中,有边塞古城,有雄关要塞,有守边将士甲胄寒壮志热,也有那夜不收哨的墩台远侯,在草原上策马奔驰的身影,同样也有海防巡检,在大海劈波斩浪,一曲终了,叫好声此起彼伏。

戏台上灯光变得暗淡,再次明亮之时,台上则换上了万国美人,一共十二位美人,掐着腰,抬着头,挺着天鹅颈,穿着极为大胆,蓄势待发,这也是王谦借的松江孙氏画舫里的节目,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一条条大白腿在台上晃动的极为耀眼,随着动作,经过了专业训练的表情随着舞姿不断变化,摇臀摆胯,风情万种,妍姿妖艳、媚态如风。

这玩意儿,任谁看,都是一看一个大迷糊。

王谦这种见惯了奢靡的人,第一次看这万国美人表演时,也是大开眼界,四川风气素来闭塞,弹唱舞曲略显保守,这场面,确实没见过。

新都杨氏在成都府有铺面十七处,奇物异产,无所不包,还有酒楼三座,是蜀中最大的酒楼也是蜀中美酒集散所在,杨宁仁有家丁二百,这是杨宅内的家仆,城中有走狗太和会,是一个帮派,人数超过了三千,府衙衙役文书中有近千余人,都是杨氏走狗。

蜀王府不管吗?藩禁在,蜀王府连出王府的门,都要跟皇帝申请,而且往往得不到批复和回应。

王谦打量了下当家花旦罗香仙,摇了摇头,不过如此,永升毛呢官厂有个美娘子,叫刘七娘,曾经是毛呢官厂还未兴盛前,燕兴楼的当家花魁,那模样,王谦见多了美人,都想多看几眼,但他从来没看过,因为那是陛下的人,整个官厂大大小小,都很清楚。

冯保送到官厂安置的人,无论是有没有关系,都当有关系就是了。

在王谦眼中,这罗香仙美则美,但远不如当初还在燕兴楼的刘七娘,更不如现在的刘七娘了,刘七娘做了织娘后,虽然不施粉黛,但少了很多的风尘气,多了出尘的味道,还有书卷气,在官厂匠人女校织院里教书的刘七娘,有几分儒雅。

离开了京师首善之地的王谦,终于第一次直面人间惨状。

王谦知道一个词叫路倒,就是人饿晕了,走着走着,忽然软倒在地,而后再也不曾站起,入蜀之后,王谦亲眼目睹了几次。

他终于第一次彻底理解了为何陛下对张居正毫无保留的支持。

清丈还田,只有四个字,却是生民唯一生机所在,也是大明求存图强的唯一契机所在。

耕地被荒废的原因极为复杂,是兼并,是苛捐杂税、是诡寄逃税、是层层摊派,是百姓的苦不堪言,更是大明的岌岌可危。

这罗香仙,风尘气太重。

大幕拉开,所有人落座之后,台上的灯火通明,数个美人坐在台上,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件乐器,为首的女子,手里拿着二胡,这是江南名家,是王谦借松江孙氏的大家。

在夜色中,那古老的戏台仿佛被月光洒上了一层银粉,显得庄重而神秘。

名家调整好了姿势,轻轻拉动了琴弦,悠扬的音乐如同涓涓细流,在夜色之中缓缓晕染,乐声初起,如微风拂柳,带着丝丝的悲怆,音调陡然拉开,如狂风骤雨,亦如铁马冰河入梦而来,似乎是某个故事,在娓娓道来。

填词是,曲名为,是大明皇家格物院院长、德王朱载堉所谱乐章之一,中秋节指定乐章之一,天下的歌舞升平,离不得戍边将士们的牺牲和奉献,战争远离腹地,是因为战争发生在边方,从军行和花好月圆,至此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王谦从白马关入蜀地之后,见到了一个名叫胜华村的村落,这个村落里,没有一个男人,全都是妇孺,细细探问之后,王谦才从缇骑千户口中得知原因,地方县堂打着征劳役之名,将壮丁聚拢为望族耕种,男丁全都逃往了山里,落草为寇。

万历八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天上明月高挂,成都府内皆是祥和气氛,成都为整个西南最大的都会,素来繁华,明月洒下了一层层的银白,洒在了错落有致的街道上,商铺鳞次栉比,高车大马在街道上川流不息,向着华阳学府云集而去。

王谦站在学府的高阁之上,看着一辆辆的车驾,驶入了学府之内,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那就是新都杨氏的杨宁仁?”王谦看向了一个人影,杨家的马车到了,杨宁仁亲自来了,颇有排场。

赵千户点头说道:“是,新都杨氏在成都府内有豪宅四座,其中最大一处位于清源门内正府街北侧,约四十亩,层楼复阁,荡摩乎半空,府中有乐伎二百三十四人,人人俱绮彀画容,歌舞通宵达旦,倡优艳美,娥媌靡曼,裙联袂属,杨宁仁身边那女子,就是府中当家花旦,叫做罗香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