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

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居正、王崇古和谭纶讨论很久,越聊眼睛越亮,但三个人都很默契的避开了一个问题,即便是陛下给出了时间和空间来让重臣讨论,但三个人都没聊到一个核心问题,可都是千年的狐狸,彼此心知肚明。

这个核心问题就是皇权。

自从燕王府靖难成功后,从永乐之后,藩王造反,就是一个大明绕不开的话题,远的不说,最后一位文臣封爵,王阳明平定宸濠之乱,就是宁王府欲效仿燕王靖难。

这是一场因为皇帝没有子嗣带来的皇权争夺战。

讨论长策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儿,能够讨论长策,代表着张居正对大明的未来有着十足的信心,你老朱家的江山不过几十年了,张居正也就不阻止了,再坏,还能有山河破碎更坏?

就是看到了光明的未来,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所以张居正才如此阻拦。

“陛下,其实这件事不难。”戚继光十分肯定的说道:“从一开始,臣就说,臣是来支持陛下的,这件事,其实没有明公们想的那么复杂,事在人为,陛下多生孩子就解决问题了。”

“多生孩子?”朱翊钧一愣,这可是天大的事儿,怎么落到了自己的腰子上?!

戚继光进一步说道:“得陛下舍得,把孩子分封出去,分封到海外去,一如当初太祖高皇帝分封诸王镇守江山社稷。”

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名将如云,能臣如雨,文华耀目,盛哉大唐雄风,开元盛世时的洛阳行宫上阳宫,是天上宫阙,仅仅一个上阳宫就有宫女四万三千人,霓裳一曲数千宫女翩翩起舞,渔阳鼙鼓,安史之乱喧嚣,打破了这份人间仙境的美好。

安史之乱后,上阳宫变得破败寥落,四万多的宫女在兵祸中,四处逃散,宫中有一美人,从满头青丝躲到了白发生,由红颜变成了老皮,这白发的宫女坐在当初的戏台上,对着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当年唐玄宗时的盛况。

如此强横的大唐,由盛转衰的速度,如同巨石从悬崖之上滚落。

而眼下的大明,万历初年的大明,从军兵全饷的大明到山河破碎的大明,急转而下的速度,几乎和大唐由盛转衰的速度相同。

“戚帅这个法子…”张居正眼前一亮,几位廷臣开始交头接耳小心商量。

朱翊钧则站了起来,走出了西花厅,他给廷臣们留出了充足的空间,去讨论戚继光给出的解决办法。

站在戚继光的视角下,大明朝廷们陷入了思维陷阱之中,他们想要阻止皇帝倒行逆施,把分封制抬出来,担心倒反天罡,但站在一个武勋的视角下,戚继光则觉得,这事儿非常简单,册封王府可以完美解决问题。

王爵带领着海外开拓爵,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利益共同体,阻止大明读书人们倒反天罡,因为破坏军功爵和开拓爵的界限,直接损害的就是各地藩王的利益——土地。

开拓爵和土地是完全绑定在一起的,一旦界限模糊,开拓爵定义不清,藩王在海外统治的法理、向心力就会大幅度下降。

张居正清楚的看到了这一幕,他也警示过这一幕,他将唐玄宗和大明世宗皇帝联系在了一起,讨论过克终之难,既是在说世宗皇帝,何尝不是在说大明的宿命。

三百年,中原封建王朝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大明已经两百多岁了,大限将至,张居正从历史的长河里,找到了王朝周期的那个关键,抓到了主要矛盾,那就是土地,清丈还田这四个字,就是张居正这个人杰,对这个历史宿命的答案,在这些年新政之下大思辩的影响下,张居正更加清晰的感觉到,是生产资料的矛盾。

“所以啊,何必担忧。”朱翊钧敲了敲桌子,十分肯定的说道:“国祚已不过百年了,大胆一点也无妨。”

张居正立刻摇头说道:“可是陛下圣慧天成,有大毅力,亦有大智慧,新政滚滚向前,我大明必然长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