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拾遗纪 > 第10章 邯郸风雅

第10章 邯郸风雅(第1 / 9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南线在缓缓推进,北线进进退退循环往复,依旧原地踏步。

秦王看着地图上犬牙交错的北军战线,问尉缭:“李牧是狐狸变的吗?”

“是,千年难遇的老狐狸。”

“老狐狸不出洞,虎和狼都没用!”

很久以来李牧都是秦军的坎,秦国把赵国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赵国主将一定不是李牧,李牧一旦执掌边防,损兵折将的一定是秦国。

王翦就不信会栽在李牧手里,可事实是秦军一直都在帮李牧升官。

李牧从雁门守将升任赵国大将军,直至加封武安君都要感激秦军生生不息送命不止。

公平的对决会消耗更多秦人生命,秦王已经不能再等。

倾国之兵,只许胜,不能输。

风催云动,长蛇吞鲸。

秦王政十八年,秦大举攻赵。

王翦和李牧,国之柱石,两国主将,已经相持多年。

隔着千军万马,两人曾对望彼此的脸,王翦能看到自己唯一的优势——年轻。

王翦的长孙王离还是黄口小儿,李牧的长孙李左车已经弱冠。

杨端和从河内取道北上,被司马尚截住。

王翦在从上郡东攻井陉,跟李牧死扛。

一南一北两条战线,意图都是赵都邯郸。

南线情况复杂,魏国随时可能背后捅刀,因此端和屯兵为盾,羌瘣前锋为刃。

北线以前情况也复杂,自从匈奴乘机捣乱反被两国合兵狠揍以后,情势就明朗而单纯了,单纯是王翦与李牧的宿命之战。

老年人打仗求一个稳字,王翦终究还是太年轻,撼不动老泰山一丝一毫。

老人家以前跟胡人玩,好几年只守不战然后一战斩首十万,吓得匈奴十几年不敢犯边。

对付秦军也同理,静如松行如疯,王翦都不知道李牧什么时候诱战什么时候真逃。

血的代价换来一个教训:不管李牧干什么,都只是为了让秦军亮出光腚挨打。

王翦的作用就是让秦军少挨点打,或者挨得不那么惨,或者一起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