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044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1044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贞观四年时,大唐就算把颉利擒入长安,可DTZ仍然是实力强大,对大唐极具威胁,不能逼的太紧,得抚。

而到了如今,DTZ已经彻底衰弱,大唐则越发强大,DTZ已经无法威胁到大唐了。

“其实当初颉利被擒入长安后,DTZ已经崩溃,他们有一部份内迁大唐,一部份则西迁西域,或是往金山北面躲避,还有一些则是迁到阴山以北大漠以南,”

武怀玉端起茶杯细抿,香高味浓,鲜爽醇厚。

“哦?”

六七年不打仗,不少突厥部落也是休养生息恢复过来,甚至人丁增长很迅速,实力渐强。

而另一方面,大唐立国近二十年,也迅速在恢复,人口繁衍,丁口滋生,结果就是对土地需求也在增加,

武怀玉对自家兄弟也没有隐瞒什么,毕竟他是燕然都护、丰州都督,朝廷的这次北疆战略调整,对武怀义来说影响极大,他必须得领会朝廷的战略意图,才能配合好,否则要是跟朝廷意图相左,那他这都护也当到头了。

只是转眼六七年过去,

形势又不一样了。

毕竟当时大唐形势还不算好,打赢DTZ擒灭颉利,也是有几分军事冒险的,DTZ实力仍很强,

所以李世民考虑各方因素,还是以保证胜利果实为主,采取安抚突厥的策略。

再一个就是在边疆和内地安置突厥人的地方,汉人和突厥人的矛盾在增加,以前边疆战乱等原因,没什么人口,朝廷就算安置突厥人,也没什么影响。

可现在汉人也不断往边地移民,这冲突就增多了。

这种矛盾以后只会越来越厉害,

李世民那天就跟武怀玉直言,说以前他觉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部落皆依朕如父母。但现在他想法变了,说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李世民前后两种态度,倒不是什么反复,而是形势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政策自然也不同。

武怀玉便慢慢给兄长解释,

“这第一鸟,是薛延陀。让DTZ复国,将其迁到碛南,则薛延陀和DTZ隔着大漠,便又成了邻居,薛延陀曾是突厥附庸,最想灭掉DTZ的就是薛延陀人了,而DTZ也绝不可能跟薛延陀人和平共处,”

最后皇帝还是将不少突厥部落内迁安置,一些是迁到长城内,一些则更是迁到了河北中原内地,还有一些则是在河套等地安置,

甚至不少突厥铁勒部众内迁后,放牧屯田,还为大唐边疆恢复做了不少贡献呢。

茶汤分入茶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