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救世秦皇 > 第73章 名门之后

第73章 名门之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嬴政微微一笑:“上次寡人在仲父的府中看到吕府中的门客都在忙着编撰《吕氏春秋》,于是有感而发,便也想借助文擂居的众人之力,编撰一本史书,一来详述历代秦主之生平功绩,再则也是收集一些上古的故事与传说,以及大周当时封王封侯的过程,以便做到知己知彼,用以备战。”

嬴政将编撰《司马通史》的用意说的合情合理,并不显得多此一举,而其真正的目的当然不便于说给吕不韦听,所以必须要找个合理的借口。

吕不韦嘴角上扬,微笑着拱手说道:“王上既然心存天下,待将来一统之时,对列祖列宗歌功颂德,则是必行之事。至于想要借助历史而深入了解列国,虽然可取,但也需要小心从事,不要使列国起疑才是。”

“仲父说的极是。”嬴政说道,“所以寡人才命司马杰在暗中进行操作,就连仲父不也是今日才得知么。”

嬴政这样一说,就连为何要瞒着吕不韦行事,也说的顺理成章了。

司马杰浅笑了一下,诚然说道:“来自吕府的门客,无论是学问,还是见识,都算得上是上乘的,很多其他府里的文士,就是为了与吕府门客论道,才经常的来到文擂居。”

司马杰并没有拍马屁的意思,事实确实如此。

吕不韦听完,会心一笑,心情大悦,也不再问什么了,继续翻动着竹简,显然,吕不韦对这些高谈阔论的记录极感兴趣。

嬴政也走到了书架的前面,轻声问道:“司马杰,你是说,这么多书卷,还仅是筛选了三遍,择优收集的?那么筛选之前,岂不是那些书简会堆满这间屋子。”

司马杰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嬴政身边,说道:“王上,却是如此。最初,下臣动员了不少的文士,让他们将其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下来,毕竟,这个过程也是这些文士学以致用的过程,所以文士们都乐得此行。白天记录其所闻,夜晚则进行筛选,并且将自己的见解一并记录起来。时间一长,又陆续地有人加入进来,所以日积月累之间,这书简的数量便越来越多了。”

司马杰点点头,然后侧身抬手轻轻地指向一侧墙边的木架。木架分了好几层,上面放满了竹简,基本将墙面挡住了,看不见墙体。

“王上请看,这些便是下官筛选了三遍,优中选优的文士们的高见,其中大多以治国治政为主,还有一些各家学派的经典论述。”司马杰说道。

嬴政笑了笑:“好,好,这段时间,你总算没白忙,辛苦了。”

“为王上尽力,是下官份内之事。”司马杰说道。

吕不韦走到木架前,翻动起那些竹简。打开一个大体看了看,便放回去,再打开一个看,还不时地点点头。

“门外的那些文士,便是记录这些书简的人么?”嬴政问道。

“回王上,不全是,不过这些人是核心。”司马杰说完,看了一眼吕不韦。

司马杰自己的团队,算是形成了,而迎接嬴政与吕不韦的那些人,明显是司马杰又精选出来编辑《司马通史》的,但没经嬴政同意,司马杰显然不便将此事当着吕不韦的面说出来。

嬴政当然知晓司马杰的意思,转身对吕不韦说道:“仲父,寡人命司马杰整理这些天下学士的高见,也是另有用意的。”

吕不韦终于放下手中的竹简,转过身说道:“老臣方才翻动这些竹简,发现这些记录中的见解确实不一般,不知王上还有何用意?”

“这里来来往往的宾客,大约多少人。”吕不韦一边翻动竹简,一边问道。

“回相邦,凡是来过文擂居的,基本都会登录在册,而统计的人数,目前已经超过两万人,经常光顾的,每天基本维持在两千左右。”

“两万人?”吕不韦咧了咧嘴,显然没想到,来过文擂居的文士居然达到了这个数字,他吕府中,供吃供住,还发着薪俸,也刚刚不到三千人。

“是的,但其中一部分是各国来的游客,留在秦国的,不是很多。”司马杰说道。

“来自吕府的文士们,他们表现的怎么样?”吕不韦问道,显然吕府门客的水平,代表了他的颜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