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 第五十一章引火烧身

第五十一章引火烧身(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它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是贯通山西、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脉。在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和日军在华北的重要燃料基地阳泉、井陉煤矿。如果正太线中断,山西境内日军的给养补充和外运掠夺的战略物资将发生极大困难。同时它还是日军实施“囚笼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

日军在铁路沿线大小城镇、车站和桥梁、隧道附近,均筑有坚固据点,各以数十至数百人的兵力守备,并经常派装甲火车巡逻。铁路两侧10至15公里的要点,还筑有一线外围据点。

在200多公里的铁路线上,日军部署了第4、第8、第9三个独立混成旅团,日军妄称正太铁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用它隔绝入路军总部、第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与晋察冀边区的联系,并以它为依托进攻抗日根据地,可以说,正太线是我必攻、敌必守的重要交通线。

最后还是晋察冀军区心疼自己的老部队,而聂司令员也极为关注潘杨这个能闯祸也能打仗的家伙,在最后决议中决定,冀中军区派出三个团、晋察冀军区派出两个团的兵力对定县城进行解围行动,而平汉铁路周围虚弱的防御也吸引了这两个军区的注意。

这样,发动一场以袭击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大破袭战役便在电文的交流中就确定下来了。接下来,便是选择开战的时间了。

与此同时,八路军总部,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临近的129师部队、120师部队,都在紧张的电文传送之中。

打,要坚决的打,要打出咱们八路军的威风出来

其实早在1939年底,冀中军区呈报的一份密电,已经引起八路军总部的警觉与高度重视。这份由冀中军区政委程、政治部主任孙给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说:“敌最近修路的目的同过去不同一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由任丘到大城,河间的公路修得比地面高五尺,两旁沟深八尺到一丈,沟底宽六尺,沟面一丈六,把根据地划成不能相互联系支持的孤立的小块,部队也不能转移,便于敌人逐次分区‘搜剿’。第二种修法是汽车路的联络向外连筑,安国县已完成三层,敌人汽车在路上不断运动,阻挡我军人其圈内。”

到这时,日军已在华北修筑了5000余公里的铁路、3万余公里的公路、3000个据点。根据地要发展,必须撕毁这张黑网。朱总和彭总的思路渐渐地清晰起来。为了更进一步打击敌人的“囚笼政策”,大量钳制敌人的兵力,破坏敌人进攻西安、昆明、重庆的计划,克服当时严重存在的国民党当局内部的投降危险,朱总、彭总决定调八路军主力,对日寇来一次破坏交通为主的大破袭战。

而在这几日来往的电文中,为了商讨应对之策,129师首先发来电文,认为交通斗争已经成为我军同日军进行军事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区全部斗争的60%是交通战。日寇在太行、太岳山区,抢修白晋和临(汾)邯(郸)铁路,妄图将我太行、太岳区分割开来。现在的敌人已经被完全的调动,冀中军区主力还有定县县城已经吸引了大量日军的注意力,据冀中军区的情报称,为了扫荡和围攻定县,其他的地域守备兵力十分的缺乏,以至到了一个据点仅仅一个日军班,加上一个伪军小队的地步。

大家一致同意马上部署部队,争取在三到五天之内组织好这次战役,但是彭总同时指出,对于定县的解围战斗要马上开展起来,地方部队要积极的开始活动,将日军的注意力吸引那个方向,只要定县方向能够再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三到五天,那么就能够给不断抽调兵力往援的日军华北部队以致命打击。

但是定县的局势真的还能够撑到三到五天吗?

这个时候整个定县独立团的南关炮兵观测所一片混乱,卫生所的陈宏宇亲自来给还有呼吸的潘杨动手术,甚至已经组织好战士准备献血了。但是当柳妹妹抱着老潘哭了半天的时候,突然昏迷了半个小时之久的老潘醒过来了

而晋察冀军区也认为:“今年以来,日军依托平汉路向东扩张,相继修成石家庄到南宫、内邱至巨鹿、邢台到威县、邯郸至大名等公路干线和许多支线,把我冀南根据地也分割成了很多小块,同时,日军还在我平汉线西侧积极增筑据点和公路,严密封锁我太行、冀南间的交通,妄想缩小我军的活动范围。现在的华北日军已经到了极为虚弱和疏于防范的地步,如果趁这个机会给日军的交通线和重要据点来上致命一击,同时派出有力部队接应定县守军,那么将有可能取得极好的战果。”

一二九师的刘师长对这个问题补充讲得更清楚。他说:“日军现在加紧抢修道路,在平汉、津浦两侧挖沟,这些实在不单纯含有军事意义,而且包括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严重意义。因此敌人是以战略眼光来组织它的交通。在军事上说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敌人方面铁路乃是它的大运兵线,公路乃是它的小运兵线,据点乃是它的兵站,敌人要用铁路作柱子,公路作链子,据点作锁子,来造成一个囚笼把我们军民装进里边去凌迟处死。现在搞他一下很有必要。”

彭总同意大家的意见,他接着说:“敌人要筑路,要利用交通线达到快速调兵遣将的目的,从而把我们根据地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小块,同时在铁路、公路两侧修建了很多据点,使我们很难接近。现在的形势按老百姓的话来形容就是‘出门上公路,抬头见炮楼’。铁路、公路就像是一根根绳子捆住了根据地。不破坏敌人的道路,我们自己就无法活动,就难以在被动中争取主动。”

说到要破路,大家的情绪更热烈了。最后大家一致把目标盯在正太铁路上。当时华北有七条铁路干线正太线、同蒲线、平汉线、津蒲线、平绥线、北宁线和胶济线。

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中,从河北石家庄到山西太原的正太线处于中心位置。这条全长200多公里、横越太行山脉的铁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西去,把巍巍太行劈成两截,大部分路段处于两山和峡谷之间,桥梁、涵洞较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