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第一军阀 > 第252章:农业生产调整

第252章:农业生产调整(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今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确实多得很,特别是在南洋地区,越南、暹罗的农业资源由于中国民族资本的介入,已经开始使用更先进的农业技术了,粮食产量将会大大提高。中南省也将成为一个大规模的水稻生产基地。

加上开垦的新田,中南半岛就已是一个超大粮仓,一年种植三季水稻没有问题,不过很多是种植两季。

口感差的三季稻是用来出口给日本,以及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的。本土吃的是两季稻,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搞出来的小站稻,以及东北大米、香米、黑米之类的则属于优质大米,大量供应中华民国本土市场。

其他的还有南华共和国,也有很多水稻产出,至于吕宋省的农业开发程度比较高,那里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没什么商品粮。

同时蒙古、中亚开发出来后,也能生产很多小麦。

所以市场上的商品食用油需求量必然增加。同时出口粮食也是有市场极限的。要各种农业产品一起出口,所以把粮食产能转换为食用油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山东生产花生油,四川、东北、河南、河北、苏北这一带,可以大规模种植大豆,中亚地区同样可以种植大豆。

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则建立不同规模的油菜籽生产基地,即可以生产油菜籽,也可以发展养蜂业。还能产出蔬菜。

养蜂业也是可以机械化的,如后世美国的养蜂业开发出了许多机械化工具。一个人能管理一千群蜜蜂。

商品食用油的销售可以学后世的外资,搞小桶装的食用油。

蒙古地区也是可以种小麦的,北水南调一搞,蒙古就紧挨着,农业生产是很便利的。

此时世界人口才十六亿,粮食出口竞争很大。不过在机械化农业下,粮食成本比较低,因此中国粮食出口不怕竞争。

实在出口不掉,可以搞粮食援助,提升一下国际形象。

粮食谁都在生产,但是油料生产方面,各国就比较缺乏规模化和产业化,如大豆这个未来的食用油主力,现在也就只有中国在大规模生产。

然后垄断中国所有附属国的商品食用油供应,还可以垄断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以及欧洲、南美一些国家的商品食用油市场,从而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食用油出口国。

除了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这四种主力油之外,还有一种就是棕榈油。

棕榈油是热带植物油,棕榈树的产油量很大,所以棕榈油很便宜,主要用来当作油炸食品的用油。

棕榈油是热带油,所以将在热带大规模种植。

江远川提出的方案,就是增加油料作物种植和饲料作物种植,小麦种植面积可以缩减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