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第一军阀 > 第151章 :中国‘维和’行动

第151章 :中国‘维和’行动(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而且那里是与中国贸易的重要交通线。

当然,中国也提出了条件,那就是要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的石油勘探权,同时中国在该地区开采石油,必须给与出口税方面的优惠。

德国和土耳其商议之后,决定答应中国的条件,石油勘探权算什么,倒是交通线极为重要,德国绝不能眼着刚打通的对外贸易路线被切断。(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那么结果将把中国彻底推向同盟国,加大对同盟国的出口。

惹急了中国,甚至把那些先进的飞机卖给德国人都有可能。

正当协约国一筹莫展的时候,奥斯曼土耳其所占领的伊拉克地区发生了暴动,那些阿拉伯人开始趁着土耳其人的主力击中在欧洲战争时,在后方谋求**。

这让英国马上意识到,这将是切断中国对同盟国出口的一个契机,于是立即从埃及调集军力,英国少校劳伦斯组织游击队进入伊朗地区对阿拉伯人的暴动进行支持。

同时英国开始三管齐下,一方面派遣埃及驻军进入伊拉克地区进行游击战,同时威逼利诱罗马尼亚对同盟国进行宣战。

不过战争同样也有发展,为了战争可以全面建设,只要不存在患不均的情况,整个民族的基础设施都将得到巨大的发展,但这样民族复兴领域仅限于军事、工业,文化等方面就会拖后腿了。

“貌似两条路线都有利益,来还是顺其自然吧!哪一个利益更大。”江渝在结束了通话后心里思忖道。

……

在英法俄发出联合照会的第二天,中国北京政府就做出了表态,中国外交部宣称:“国际贸易是自由的,中国作为中立国,有权对任何阵营的国家进行出口,若有国家蛮横干涉我国出口,一切后果自负。”

警告意味十足!

最后,英法决定对加利波利半岛进行登陆战,以期望从陆地上切断中国向同盟国的物资出口,并打通海上对俄国的出口。

不过英国的游击队还未到达伊拉克地区,中国驻中东省却迅速抽调了两个师的兵力,打着‘维和’的旗号,进入了伊拉克,镇压中东人的暴动。

因为这种暴动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对同盟国的贸易,已经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江渝接到伊朗地区发生暴动的消息后,立即联系土耳其政府,提出可以帮助土耳其镇压暴动。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喜过望,现在他们的兵力主要击中在巴尔干半岛,后方出现暴动让土耳其非常棘手。

英法俄自然听出来了。

而这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中国怎么可能放弃到嘴的利益,何况是协约国在中国面前显得十分被动的时候。

之前英国的让步,并未消除中国对协约国的威胁。

这才造成了如今‘得寸进尺’的局面。

英法俄互相讨论了好几天,也没拿出一个好办法,如果对中国进行报复的话,那就是削弱其对协约国的出口贸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